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发展历程

2007-07-27 00:00:00

1982年,在我校李运林教授(我国教育传播学专家)邀请下,美国传播学著名学者施拉姆(Wilbur Schramm教授与香港著名传播学专家余也鲁教授首次来华讲学,第一站在华南师范大学作了为期七天的传播学学术报告,系统阐述了施拉姆的教育传播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该报告——传媒·教育·现代化》。同时,施拉姆教授建议我校开设传播类专业,既要注重信息传播教学的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实验教学。在广东省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施拉姆教授和余也鲁教授的指导下,1983年我校创办了我国第一个电化教育(国外称教育传播与技术,1986年后国内改称为教育技术)本科专业。2002年,在教育技术基础上,我校创办我国第一批传播学本科专业,2005年建成传播学硕士点。2002年在整合原有相关实验室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华南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获得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立项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中心建设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1.建立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

1978年,李运林教授牵头组建了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该实验室教学设备和环境建设成为国内同行学习和借鉴的样板。摄制了《罗非鱼》等我国首批优秀的教育电视节目,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1982年,李运林教授等编著了我国第一本电视教材编导基础讲义,并先后在广州、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二期全国教育电视节目讲习班,之后又在石家庄举办了全军的教育电视节目编导培训班。

2.通过国家“211工程”建设了一批水平高、影响大的信息传播类实验室和实训中心

1996年,华南师范大学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该建设项目的支持下,学院建成虚拟演播室摄影基础实验室虚拟电子技术实验室网络互联实验室多媒体软件制作培训实验室全国多媒体软件制作培训基地等一批水准高、影响大的实验室和实训中心,使实验教学的软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

3. 创建传播学专业实验室

学院从2000年起,为创办传播学本科专业作准备,改造和新建了演播厅录音室编辑室非线性编辑室摄影技术实验室数码影像作品创作实验室等实验室,为传播学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良的实验教学条件。该实验室的规模、环境、仪器设备档次等在全国高校同类实验室中居领先地位,成为其他高校同类实验室甚至地市级传媒机构环境建设的样板。

4、整合优势资源,系统规划和建设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依托“211工程”和教育技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整体规划,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证,整合了影像传播和多媒体网络传播两大类实验室,加大实验教学与管理研究的力度,于2002年成为校级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经过近二十多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的努力,本中心由最初的教育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发展成为拥有资产1728.1万元,实验用房面积1920平方米,功能齐全,设备精良,实验教学成效显著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影像传播、多媒体与网络传播为重点发展方向,同时面向文、理、艺术类专业,始终坚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综合素养的实验教学理念,尝试通过校内和校外实践双基地联合培养的方式,同时强调先进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支撑作用,逐步形成了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扩展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