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动力加油站”网站建设结题报告

2007-07-28 00:00:00

 

 大学生“学习动力加油站”网站建设

 

学习动力研究小组

2004-10-8

 

 

 

 

提出课题 —————————————————————— (3

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基本内容 ———————————— (6

项目建设 —————————————————————— (7

项目建设成果 ———————————————————— (9

项目特点 —————————————————————— (16

小结 ———————————————————————— (18

参考文献 —————————————————————— (19

附录 ———————————————————————— (20

■ 提出课题

(一)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及其重要意义。

心理学的动机理论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内部动力,是由学习的需要引起的,它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产生重大影响。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起支配作用的就是学习动机。

教育实践和教育心理学实验都表明,学习动机推动着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动机对学生的目标行为有所加强。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关系是辩证的,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推动学习,二者相互关联,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

尤古罗格卢和华尔伯格(UgurogluM8LWalbergH,转引自GageNL81BerlinerDC.1985)考察了大量的关于动机与成就关系的研究报告,分析了其中232项动机测量和学业成就之间的相关系数,发现其中98%是正相关(估计平均相关系数是十0.34)。该调查覆盖面为l-12年级的学生共637000人,是有一定代表性的。这一相关表明: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其成就也高;反之,高成就水平也能导致高的动机水平。有的研究发现,成就动机强的被试较之成就动机弱的被试更能坚持学习,学习更有成效。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起来的,不同的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学习有着不同的要求。这里,我们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在动机是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活动的内部,即活动成功本身就是对个体最好的奖励。如学生为了获得知识、充实自己而努力读书就属于内在动机。外在动机是由活动外部因素引起的,个体追逐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好评等。内在动机的强度大,时间持续长;外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决定着学生们是否持续掌握他们所学的知识。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能在学习活动中得到满足,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而且在教师评估之前能对自己的学业表现有所了解,他们具有好奇心,喜欢挑战,在解决问题时具有独立性。而具有外部动机的学生一旦达到了目的,学习动机便会下降。另一方面,为了达到目标,他们往往采取避免失败的做法,或是选择没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是一旦失败,便一蹶不振。

 

(二)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状况。

200384“中国教育在线”文章《大学新生为什么容易产生学习动机不足的现象?》的报道:对某大学物理系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勤奋程度同高中相比,自认为有所提高的占9%,大体相当的占29%,有所下降的占37%,大大下降的占25%。在学习的积极性方面,自认为“学习积极主动”的占23%,“一般能完成学业但学习比较被动”的占45%,“对学业采取应付态度”的占23%,“不能完成学业、学习放任”的占9%。这说明在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另据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大学生厌学研究小组”的调查,目前只有5.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很努力; 近40%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逃课现象;超过85%的学生上课会看其他书籍,而不是听老师讲课;大学生学习动力明显不足,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做什么。2003年上半年,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学习动力研究小组”曾就本院学生学习动力进行了调查(见附录1、附录2),调查显示:近70%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以上调查都得出一个共同结论: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怎样有效解决大学生动力不足的问题就显得颇为重要并且必要。

因此,我们决定通过网站的形式,建立一个互动的信息平台,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学习论的相关理论,通过互动性资源,使浏览者在浏览网站过程中了解自身现状,提高自我意识,并且找到提高自己学习动力的合适方法。

 

■ 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基本内容

(一)项目建设的主要目的

1. 提供与学习动力相关资源,为欲提高自身学习动力的大学生创建能了解并提高自己学习动力的资源平台。

2. 建立需求者与需求者、主持人与需求者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经典问答”、“BBS论坛”、“心理测试”等提供交流平台与在线服务,帮助解决使用者学习动力方面的疑惑。

 

(二)项目建设的基本内容

1. 探究激发学习动力的方法。

要激发学习动力,首先要找出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2003年上学期,本小组对大学生学习动力的调查研究(见附录1、附录2)表明,大学生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上大学前后的“学习动机落差”。

2)学习目标不明确。

3)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别人的影响。

4)对就业前景的不满导致对事业成功的信心不足。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我们在建设网站时就怎样选取资源,采取何种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力进行了探究。

2. “动力加油站”网站的搭建。

■ 项目建设

(一)实施方法

1. 以合理的研究方法为依据开展网站建设工作。

1 在此项目立项前一学期,我们“学习动力研究小组”就“华南师大信息学院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上述结论,根据此研究结果,我们就各点结论分别采取相应栏目,力求帮助解决大学生们遇到的动力不足问题。

2 在网站建成后,我们在互联网上试行发布供大家使用评价,收集反馈信息。同时我们采用访问调查方法,分别访问了本校大一到大三的20位同学,收集他们使用后的意见并作相应改进。

3 在网站搭建过程前期和中期,我们主要由指导老师和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生进行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在网站完成后,通过试行发布来收集反馈信息进行总结性评价。

 

2. 以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作为网站开发的重要保障。

要建立一个可实现动态交互功能的网站,就要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水平;本项目建设团队具有较高的网站开发水平。在网站开发过程中,我们解决了一道又一道技术难题,保证了网站功能的实现和项目的顺利完成。

 

(二)建设阶段

1.团队组合与申报筹备阶段(2003.6——2003.8

本项目建设团队是在2003年上半年原桑新民教授《学习论》课程中“大学生学习动力研究小组”的基础上建立的。本研究小组对教育信息技术学院一、二年级同学进行了半年的调查研究,发现近70%的同学有过逃课、上课睡觉、不完成作业等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通过再次调查、访谈以及文献研究,我们探讨了大学生动力不足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我们组成了“大学生动力加油站网站”建设团队,针对大学生动力不足的各个方面,研究决定以网站的形式为学习动力不足者提供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帮助他们提高学习动力。20037月本网站建设项目被批准立项。

2.资料收集与整理阶段(2003.9——2003.12

根据调查研究的大学生动力不足的原因,我们就各点研究讨论了对策,比如就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交流不足方面,我们决定从人际关系方面着手查找资料;而就学生自我了解不足,我们查找了大量心理、性格等方面的测试资料等;我们分别查找了大量资料并作了整理,为网站的结构提供了依据。

3.网站初步搭建阶段(2004.2——2004.4

      根据前期研究和资料的收集,我们在此阶段完成了网站的初步建设,设置了“人际交往”,“心理测试”“动力论坛”等栏目。

4.进一步收集资料与网站改进阶段(2004.5——2004.6

20045月初信息学院老师对项目进行了中期检查,指出了以下不足:

1)网站界面缺乏吸引力;

2)网站资源需要进一步补充。

据此,此阶段我们进行的工作主要有:

1)进一步收集补充网站资源;

2)修改网站界面。在原来界面基础上,改变了网站的标识图和导航条;微调了网站的颜色搭配。

5.试行发布、总结阶段(2004.8.30——)

网站建成后以自己电脑作为服务器试行发布,以网站留言、网上调查、问卷调查(见附录3)等形式收集对网站评价的反馈信息,并据此在页面颜色,论坛设置方面再次作了一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