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技术学院2003—2004年度课外科研课题结题总结

2007-07-28 00:00:00

由于我们学院的科技部是这个学期才成立的,所以对03-04年度的课外科研活动情况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各组的科研资料和结题答辩。

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这次的四个课外科研小组按时完成了任务,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收到了很大的成果,其中不乏质量较高的作品,如“国际《远程教育学》课题体系比较研究”。这个课题研究工作量大,质量高,出色地完成了课题预期目标,为我国远程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并具有较大借鉴价值。由于研究工作量大,且课题组的同学大部分都是第一次进行研究工作,所以某些方面考虑欠缺全面,在研究的规范性上尚有待进一步提高。

下面就这次结题答辩做一个总结。从这次结题答辩可以看出,各个课题小组在中期的研究基础之上,通过总结前期的研究经验,请求教师指导和小组的协作努力,攻克了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难题,按时完成了课题,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但是从这次结题答辩也可以看出,我们本科生在研究方面存在几个严重的问题:

第一,研究方法不够科学。从专家的提问中可以看出,我们本科生对一些研究方法的掌握还是不够的。

第二,研究不够严谨。专家提出的大部分问题都是跟他们研究的漏洞、缺陷有关。例如,我们四个课题中有两个课题就存在着时代背景与研究内容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他们在报告中是没有提及的。例如,“信息时代大学生厌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的小组,他们就没有考虑到信息时代与厌学之间的关系,即以前的厌学跟信息时代的厌学的不同。同样,“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化团队建设个案研究”也存在同样的缺陷。他们没有紧紧围绕几个关键词来展开,例如“信息时代”与“学习化团队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三,论文、报告的写作格式不够规范。

第四,研究成果汇报不明显。在他们的论文中有一些重要的东西没有体现。例如“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化团队建设个案研究”中,他们论文的初稿就省去了他们深蓝探险队作为学习化团队个案的一些经验。研究《大学生“学习动力加油站”网站建设》的小组一开始还不清楚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何种形式、包括哪些部分。这个课题申报的是科技开发类,所以他们的研究成果应该包括技术上的创新点。但在他们汇报的时候却没有提及。

专家们经过讨论,四个课题的结题都通过。他们的总意见如下:虽然在他们的研究中都出现了一些缺陷和不足,但是他们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学习一些研究方法也是难能可贵的。对他们自身的发展也很有帮助。他们作为本科生也不可能把全部时间花在研究上,而且他们的经验不足,所以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科技部会注意改善我们的管理,对科研小组给予有效的指导。中期抓紧,对各课题小组做好跟进工作,及早作好各方面的准备,使整个科研能顺利进行。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团委科技部

                                                              200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