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可能通过传播达至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吗?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等对真与善的集体协商的追求,到近代洛克、卢梭等对依理性和善意行事的公民的自由言说的推崇,至20世纪上半叶西尔伯特等对负责任的传媒的疾呼,直至21世纪的今天因Blogger、Twitter等社会性传媒的出现而日趋兴盛的关于公民自主传播的讨论,都是在为这一历久弥新的问题找寻答案。
全球传媒研究协会(GCRA)是2001年9月在澳大利亚悉尼成立的全球性质的传媒研究组织,旨在增进各国传媒与传播组织间的相互了解,推动信息闭塞地区和国家信息传播技术(ICTs)的发展和进步。继在2005年12月与华南师范大学携手成功举办了GCRA第3届国际会议之后,全球传媒研究协会拟与华南师范大学再度合作,在2011年12月的广州共同举办GCRA第5届国际会议。
我们深信,人类对通过传播达致一个更美好世界的追问永远不会中止。传播与每个个体的成长息息相关,更可能影响从社区到全球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而关于传播的任何理论或实践上的点滴创新都值得珍视。基于以上共识,本届会议将研讨主题定为“传播?教育?发展?创新”,诚意邀请国内外新闻传播界、教育界及从事与信息传播技术(ICTs)相关领域工作的各界人士为本次会议撰写和提交论文。
主要议题:
一、新媒体与全球化传播
“地球村”和“地球是平的”已刷新了人们对全球时空的感知。全球化传播的进化和技术进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化,当诸如互联网、手机、平板电脑等传播终端以及博客、论坛、维基、微博等应用服务得到持续创造、提升和融合时,新媒体技术正引发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要变革,全球化传播也变得越来越容易、迅速和有效,正日益展现其混沌分形的魅力图景。如何清醒面对这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新图景、新时代、新世界、新机遇、新挑战,认真研究“新媒体与全球化传播”这一重大课题,无论对于中国或外国学者,这都是当务之急。全球化、国际化、多学科的融合化、新媒体的主流化、方法的科学化和综合化,将是本次议题的努力方向。子议题如下:
新媒体与政府规制
新媒体与公民社会
新媒体与信息产业
新媒体与传播伦理
新媒体与数字鸿沟
新媒体与跨文化传播
新媒体理论与研究方法
新媒体传播技术前沿
二、教育信息化与创新
当今世界,信息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正在全世界引发深刻变革,成为一场席卷社会各个领域的革命,日益重塑着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展的新格局。信息化视野下的教育变革,同样充满着挑战和创新的需求,教育信息化与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潮流。无疑,新的信息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影响力已经日益凸显,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比传统媒体技术的优越性。然而,衡量媒体技术的价值尺度,并不仅在于其本身所体现的技术高低,而更在于它所承载的社会价值,在于这种技术潜能在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时的有效创新应用。这也是本子议题所力图展现的研究新进展:
教育媒体的创新应用
师生信息素养研究
数字鸿沟与科普教育
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应用与均衡发展
数字城市与社区教育
数字课堂与教学创新
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
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
三、教育传播与技术
传播技术的革新始终与人类的教育传播行为密不可分,当今日新月异的信息传播技术和媒体技术催生出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多种新的教育传播形态,而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们的学习也呈现出全新的特征,在此背景下,新技术如何更有效地用于支撑和提升人类教育传播活动的绩效,而教育传播理论又应该如何更好地指导技术的教育应用,已成为事关人类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研究议题。本次会议将致力于新技术的教育传播应用实践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教育传播理论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
技术支持的教育传播-理论与方法(电视教育;网络教育;远程教育)
媒体的教育应用实践
游戏与教育
数字时代教育传播的内容、过程和策略
数字时代教育传播环境设计
教育传播技术的创新推广
四、传播与可持续发展
自20世纪中叶现代传播研究正式进入大学建制以来,传播与社会发展之关联一直是传播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勒纳及施拉姆等人的开创性研究令人印象深刻,朱谦等前辈学者对传播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角色的探讨更值得华人世界铭记。无论传播学的边界拓展到哪里,对边缘区域、边缘人群的关注应是发展传播研究不变的重心。信息传播技术(ICTs)及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的出现,为发展传播研究提出了全新课题。本议题期待的研究应该是理论与经验并重的,既立足扎实的本土调查,又兼顾宽广的全球关怀。
发展传播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
全球化与发展传播
跨文化发展传播的经验
发展传播的中国经验
信息传播技术(ICTs)与欠发达地区发展
信息传播技术(ICTs)与城市弱势群体
社会性媒体(social media)与社会变迁
五、传媒教育
对于专业人士的传媒教育即开展传媒专业教育,包含职前和职后的一系列职业技能培养与提升,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当前传媒行业、企业和专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进行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如何开展新闻传播创新人才培养始终是大家关注的话题。
对于公众的传媒教育即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引导公众在参与媒介活动的过程中,学会明智理性地辨识大众媒体,能近用、分析、评价各种媒体讯息,产制文本,运用媒体进行交流与表达。期待大家从各自的专业背景、视野和实践领域对媒介素养教育开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
新闻传播创新人才培养
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
六、公共关系与广告传播
作为人类传播的一个重要领域,公共关系与广告传播的工具理性无疑对于人类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公共关系与广告传播的价值理性也意味着其对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这种社会价值归根到底落脚到人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探讨公共关系和广告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关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重要背景。随着媒介融合、新媒体终端类型和应用模式的爆发式增长,公共关系与广告传播不仅面临传播形式、路径和效果的改变,甚至是整个产业生态环境的演变。这些新的变化必然影响到公共关系和广告传播与社会系统的互动,也必然带来其与包括特殊群体在内的人、公共事务、相关产业和民族国家发展之间新的关系图景。本议题致力于探讨在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公共关系和广告传播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新媒体与广告传播
新媒体与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
公共关系与广告传播在促进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作用
国家形象与广告传播
广告传播与公民教育
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广告传播
公共关系与政府形象
广告产业自主创新与民族国家的发展
创新思维与社会发展
创意产业的国际经验和本土实践
投稿:
(1) 国外论文,论文摘要于2011年9月18日前提交,投稿者将在2011年9月25日前获知评审结果,并要在10月30日前提交会议论文。
(2) 国内论文,摘要于2011年9月28日前提交,2011年10月8日前给出审稿意见,会议论文于2011年10月30日前提交。
(3) 会议出版论文集
(4) 论文提交中英文即可。提交论文时,请同时提供另一语言的论文摘要(中文限500字,英文限1000单词以内)。
(5) 提供论文者请自译论文摘要。论文统一使用Microsoft Word格式,通过E-Mail发至组委会。
国内论文投稿地址:E-Mail:gcra2011@126.com
电话:020-85215780 传真:020-85212248 联系人:刘老师 唐老师
(6) 论文格式:
A、 论文标识:请使用WORD文档格式,右上角以页眉方式注明“GCRA第五届国际会议论文”,宋体五号。
B、 论文标题:宋体四号、居中、加黑。
C、 作者姓名:宋体小四号、居中。
D、 内容提要:500字左右,楷体五号。
E、 关键词:不超过5个,黑体五号。
F、 正文:一般不超过5000字,宋体五号。
G、 注释:统一使用脚注,宋体小五号。
H、 参考文献:楷体五号。
I、 作者简介:(单位、职称、职务、联络方式等):黑体小五号。
J、 页码:居中。
K、 纸幅:A4纸。
全球传媒研究协会第五届国际会议
华南师范大学筹委会
二〇一一年七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