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观察:打车软件遇尴尬 苹果获得新技术

2016-02-23 00:00:00

本期新媒体观察关注:“黑车变专车”,打车软件遭遇法律尴尬;又获新技术,苹果能否创划时代产品;融资近5亿,“阅后即焚”小公司大发展;比特币丢了,互联网安全该怎么保障?

1.“黑车变专车”,打车软件遭遇法律尴尬

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到北京首都机场查处黑车,并表态称将坚决打击借助叫车软件从事非法运营黑车。据悉,在执法的一个小时中,交通执法总队查获2辆专车,各罚款2万元。

对此,滴滴打车回应称:滴滴专车的车辆不是黑车,并坚持说滴滴专车可以保障安全。

打车软件遭遇类似“法律”尴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前在就有媒体报道称打车软件涉嫌帮助无牌照车辆非法经营的消息,现在北京市此次的查处行为,无疑又再一次为打车软件涉及的法律问题敲了警钟。

对于打车软件涉嫌黑车的问题,上海市日前推出了具有法律效应的《上海市出租汽车预约调度服务管理规范》,在规范中,对出租车企业、驾驶员、第三方软件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一举措的推出,使得因为打车软件而一度混乱的市场回复了和谐。

而针对打车软件“黑车变专车”的问题,北京市交通执法部门日前也公开称,将大力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软件从事非法运营的社会车辆。

“让市场的事情给市场自己解决”,这是一句豪言壮语,但是市场的逐利性却往往容易导致市场自身的混乱,在这种时候,政府应当及时对问题进行研讨,出台相关措施,使市场回归健康和谐的发展方向。互联网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这也意味着它可能会给传统的市场带来新的混乱,如何认清这些新的混乱,解决这些新的问题,这是政府面对互联网行业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2.又获新技术,苹果能否创划时代产品

近日有报道称,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SPTO)授予苹果公司一项新专利,该项专利名为“柔性电子设备”,允许一款便携设备随意弯曲、折叠或其它形式的变形,不会对内部敏感零部件产生不良影响。与其它柔性电子产品专利不同的是,苹果的这项专利还包含延展性的外部配件,如机壳、屏幕玻璃等。

乔布斯去世3年后,苹果公司已经成为了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早在去年11月,其市值就突破了7000亿美元,令人遗憾的是,苹果在乔布斯之后仿佛失去了“创新”的魔力,无论是其后期推出的创新产品iWATCH,还是一系列对于iphone的改良,似乎都难以达到当年乔布斯推出iphone与ipad时那令人拿手上吓一跳的用户体验。

此次引入新的创新技术,苹果再一次创造出划时代的产品吗?无人知晓,但是,通过苹果公司的这一举措,我们可以看到苹果公司在创新上持之以恒的恒心,乔布斯已去,苹果还在,“stay hungry,stay foolish”的精神,更是永远不会过时。

一个庞大的苹果帝国也许会令人尊敬,但要获得人们的喜爱,依靠的还是一个灵巧的苹果产品,期待苹果未来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产品。

3.融资近5亿,“阅后即焚”小公司大发展

社交应用Snapchat在近日提交给美国证交会的文件中披露了最新一轮融资详情。详情显示,Snapchat已经获得了23家新的投资方,再融资4.86亿美元,加上此轮融资,Snapchat已经融资超过6.49亿美元,有消息称目前其市场估值可能已经达到200亿美元。

Snapchat中文名叫“阅后即焚”,是一款具有自己独到特色的社交媒体,其创始人埃文·斯皮格在2011年创立它的时候,它还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社交媒体,但在随后两年内,其迅猛发展的势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甚至使社交网站的巨头Facebook都感到了威胁。13年底,Facebook曾试图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Snapchat,但被埃文?斯皮格拒绝。

据Snapchat内部人员表示,上线3年以来,其用户已经超过了1亿(过去一年同比增长55%),如今平台上用户每天分享7亿张快照,这个数量甚至超过了Facebook。

如此迅猛发展的势头,展现了互联网企业惊人的潜力,短短3年,一家小公司可以发展为资产与影响巨大的庞然大物。

这或许是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的奇迹,互联网如今已经如同空气一般在我们周围存在,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互联网之中,能不能抓住时代的这个机遇,或许在未来将成为决定一家公司生死存亡的关键。

4.比特币丢了,互联网安全该怎么保障?

近日有消息称,欧洲著名的比特币交易所Bitstamp因一次黑客攻击丢失了价值数百万美元的比特币,事发后,该所被迫停止交易,并建议客户不要再往旧地址存款。

据了解,在其“运营钱包”遭到破坏后,约1.9万枚比特币(价值约500万美元)丢失。不过该公司表示,其存储的大多数比特币仍然是安全的,它们被存放在“冷存储器”中(冷存储器指的是没有连接互联网的电脑),因此不会被网络攻击者盗取。

所谓的比特币,指的是一种互联网上的虚拟货币,它可以与现实货币进行兑换,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

从这一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的新的忧思:我们的网上安全如何得到确切的保障?当网上交易日益流行,当社交媒体日益繁盛,我们如何保护我们在互联网上的财产与隐私?

美国著名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曾在其书籍《欺骗的艺术》中谈及他入侵美国各大官方与商业系统时的经历,他娴熟的入侵技巧令人咋舌,那些互联网上的精密防护技巧被他用难以想象的手段一一攻破。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完美的防护方案,或许我们也应该制定一个完美的补救方案,互联网犯罪相较于传统犯罪最大的区别在于,它一般不会涉及到直接的人身伤害,因此,损失的事物在事后也许还可以得到补救,完善我们对于互联网的补救方案,或许是我们唯一能对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不安全所做的。